历史性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要专题 > 防震减灾五年历程回眸 > 正文
三峡地震监测系统,高峡平湖的坚强后盾
发布时间:2017-09-08发布人:浏览人数:

长江三峡水库是举世瞩目的高坝型特大水利枢纽工程,工程大坝坝址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位于北纬31°、东经111°附近,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约40km处。

三峡工程的地震安全性一直作为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受到重视并加以研究。根据多年来三峡地区地震、地质工作研究结果显示,三峡地区地震构造环境总体处于低频度中等强度活动水平。三斗坪坝址所在的黄陵地块南段,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中强地震,地震活动微弱,属弱震区。庙河以上至奉节库段,尤其是仙女山断裂、九畹溪断裂、新华断裂等穿越库区或北延、南延接近库区的地段,都是可能发生水库地震的地点,如果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则可能发生在沉积岩库段,最大强度在5.5级左右。

1997年9月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委托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编制完成了《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规划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确定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由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观测井网和地震监测总站组成。1997年9月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与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省地震局)签订《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项目合同》,建设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观测手段最全和种类最多、技术最先进的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由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地下水动态监测井网和地震监测总站组成。涉及地震观测、地壳形变观测、地下水监测、信息采集、无线通信、网络、数据库以及地震与前兆分析软件等多个技术领域。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对长江三峡工程水库诱发地震监测系统项目总投资为5700万元,系统于1997年立项并完成技术设计,1998年正式开工建设,采用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2000年基本建成,2001年试运行和考核运行,顺利通过了由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的项目建设完工验收,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2012年该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

自2001年7月通过验收投入正式运行至今,特别是2003年6月长江三峡二期工程开始蓄水后,按照要求,记录并分析、处理大量的长江三峡库区及邻区地震活动、地壳形变与地下水动态等观测数据,定期产出监测报告和观测成果。并依据“反馈震情信息方案”的规定,及时向三峡总公司反馈发送地震速报信息;定期发送地震目录月报和年报;发布每年度的综合监测报告、监测区域内及邻区地震活动及下一年地震活动趋势预测意见。这些震情信息和报告对工程建设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益的保障,对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中的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库区地方政府的防震减灾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稳定库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提供了有益的保障,创造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系统陆续投入运行近十年来,产出了大量观测数据,为三峡库区地震活动跟踪和监测、地震趋势判断、库区的地震应急处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材料,发挥了应有作用,达到了建设目标和设计要求,特别是在2003年135m、2006年156m、2008年172m及后续的历次175m蓄水过程及蓄水后期的地震跟踪监测、趋势判断预测,以及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峡图

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