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专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要专题 > 历史专题 > 五一二巨变(历史专题) > 正文
【奋进·巨变·展望】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重灾区三次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均翻番
发布时间:2018-05-07发布人:戴璐岭浏览人数:

说明:http://news.southcn.com/zhuanti/wenchuan10/news/content/images/attachement/png/site4/20180507/68f728b31deb1c5a46122e.png

2008-2017年,39个重灾县服务业增加值情况

四川新闻网成都5月7日讯(记者戴璐岭)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四川省统计局了解到,十年来,地震灾区着力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认真落实《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提升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产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灾区经济发展振兴成就显著。

其中,三次产业加快发展,经济基础更加巩固。记者了解到,十年来,灾区上下狠抓产业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推动工业转型发展,大力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巩固。

农业生产稳定。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四川切实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新建和改造提升农业产业基地,加强土地整理、完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实施一大批农业产业项目,灾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7年,39个重灾县第一产业增加值达901.2亿元,是2008年的1.9倍,年均增长4.1%。都江堰市持续提升猕猴桃、粮经、笋用竹、林下中药材四个“十万亩”优质高效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创建四川省现代农业(林业)重点县;北川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走精品农业路线成效显著,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008年的3.4倍,年均增长11%;汶川县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有机农畜产品,“汶川车厘子”等拳头产品已经成为当地特色名片,201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是2008年的3.2倍;什邡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6%;青川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

工业稳步发展。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础,用好用活国家同意在汶川地震重灾区率先启动省级开发区新设工作的政策,新建北川、中江、旺苍等20个省级开发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同时,立足产业发展优势,依托成都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德阳重大装备、绵阳智能家电等重大产业基地建设,招大引强培育建设灾区基础产业基地,促进产业加快发展。2017年,39个重灾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696.9亿元,总量是2008年(870.5亿元)的3.1倍,年均增长15.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其中,黑水县、茂县、小金县、理县、朝天区、松潘县等工业加快发展,2017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均为2008年的10倍以上。

服务业加快发展。2017年,39个重灾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96.2亿元,总量是2008年(748亿元)的3.7倍,年均增长10.6%;10个极重灾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54.9亿元,是2008年的4倍,年均增长11.8%。平武县大力打造系列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活动,2017年接待游客37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3亿元,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绵竹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新兴产业,建成县级物流中转中心、运营中心、电商集聚中心,以菜鸟物流为主体打造农村物流体系,解决了农村人口网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是2008年的4.5倍;北川县、安州区加快推动旅游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6.7%和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