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 网站搜索 网站地图
 

/images/logo.png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生活 > 正文
2017年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参会总结
发布时间:2018-01-11信息来源:科技处作者:李莎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10-17日,我所赵斌副研究员、杨光亮副研究员和周宇助理研究员赴美国新奥尔良参加了2017年美国地球物理年会。

一、会前准备

为了聆听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尤其是同行的学术报告和展板,在参会前,我所参会人员下载了AGU的app程序,仔细规划了3天参会期间的日程安排。涉及的会议专题涉及大地测量、构造物理以及地震学三大主题,重点关注的领域为采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手段研究地震的同震破裂、震后形变、震间应变积累,以及海洋板块俯冲带慢滑移慢地震等专题。

二、学术交流

1.展板交流

本次AGU会议我所通过海报形式展示了汶川地震震后形变模拟的最新结果《Postseismic relaxation process and lithospheric rheological inferred from seven years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after the 2008 Mw7.9 Wenchuan earthquake》以及新不列颠海沟及邻区均衡重力异常特征与动力环境分析等内容。我们处理了汶川地震震后7年的GPS观测数据,获取了汶川地震上下盘三维震后形变场。采用震后余滑和黏弹性松弛模拟方法可以合理解释汶川地震的震后形变场。基本认识为近场主要受震后余滑的影响,而黏弹性松弛则主要控制远场的形变。通过黏弹性松弛模型约束了川西高原中下地壳的黏滞系数。

重力结构探测是研究活动构造的基础,我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球深部探测工作,聚焦重力密度分层结构研究,开发了一套重力探测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该poster内容是该软件平台的成果之一,展示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地震区的自由空气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均衡重力异常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块体均衡状态存在差异,均衡重力异常正或负的高值区是构造作用最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强烈;研究区域内的多个次级板块在外部动力源,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和欧亚板块共同驱动下,发生板块俯冲、逆冲等构造作用,从均衡重力异常的分布来看,该地区反均衡运动的构造作用是主要动力来源;从均衡重力和地震空间分布来看,随着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进一步逆冲侵入,所罗门海亚板块西南部将成为欧文斯坦利褶皱带的一部分,北部进入俾斯麦板块下部,东部进入太平洋板块前缘,区域内巨大地震将向所罗门海亚板块北、东方向迁移。

海报展示时间为新奥尔良当地时间2017年12月14日下午。在海报展示期间,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land Burgmann探讨了目前研究的新的发现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YuriFialko教授就汶川震后InSAR处理结果进行了讨论;此外,台湾中央研究员许雅茹研究员、北京大学沈正康教授、中国地质大学王琪教授、武汉大学许才军教授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Fei Wang博士就汶川地震震后形变、川西下地壳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此外,还与来自日本国家天文台(NAOJ)的Keiko Yamamobo交流了Grace卫星观测Shirase Glacier Basin的冰盖质量变化研究,他利用2008-2012年的Grace卫星重力场数据,采用区域SMB模型研究冰盖的变化;与来自汉普顿大学的Nicholas Heavens进行了交流,主要了解了当前比较热门的引力波的能量和热向外传播的特征等。此外,通过展板也获得了一些关于机器学习、大数据研究在遥感方面的应用。

图1.赵斌副研究员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Yuri Fialko在海报前合影

图2.杨光亮副研究员在进行海报展示

图3.周宇助理研究员在进行海报展示

2. 其他交流

参会三天时间里,参加了地震周期形变领域的多长学术口头报告,以及慢地震、地震相关的主题报告。在会议期间,还与加州理工大Christopher Rollins就尼泊尔地震震后形变模型进行了讨论,与JPL陈克杰博士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王腾博士讨论了新疆阿克陶地震同震模拟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