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 网站搜索 网站地图
 

/images/logo.png

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办

实验室名称: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姚运生

依托单位名称: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侧路40号

邮政编码:430071

联系人:吴云龙

联系电话:027-87114007

传真:027-65390324

邮箱:kjc@eqhb.gov.cn

地震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9月28日。实验室以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以国务院提出的加强“防震减灾、应急救援”指导思想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需求为引领,深入开展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大力加强地震监测系统构件的国产化研发和生产,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力争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特色突出,集地震监测与预警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和赶超国际的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基地和地震预警技术应用的中试基地,推动我国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和地震预警能力的提高。

实验室的总体预期目标是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特色的国内先进、世界一流的地震预警系统,以实现原地预警、异地预警和复合预警的防灾减灾目标。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为:(1)地震参数快速获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关键设备及系统集成技术研究;(3)地震预警技术标准与规范研究;(4)地震烈度监测与速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5)其他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实验平台系统建设。

2012-2014年,在广大技术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在各主要研究方向上均有突破,部分科研成果已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依托实验室先后建设了武汉城市圈烈度速报示范系统、三峡水库地震类型快速识别及趋势判断系统、近20条高铁线路地震预警系统、近20个个核电站地震预警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5年,实验室完成了一期改造工程,建设了超净工作室、恒温工作室、磁屏蔽实验室、高精度数据采集实验室,对真空炉实验室进行了环境改造,为下一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创造了条件。在依托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支持下,通过修缮购置项目采购了超导重力仪、电离层垂测仪、低频振动平台和像增强器等设备。通过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参与省大型仪器协作共享管理办公室的协调调度,我实验室大型仪器协作共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被评为湖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单位一等奖和机组一等奖。

2016年,实验室实施的“高铁与核电工程地震安全监控系统的研制及应用”成果荣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全年新申报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项,总经费465.98万元;新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1项,新获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3项;乔学军研究员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17年,实验室新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项、总经费1000余万元。获得2018年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标注实验室名称的科技论文19篇,其中SCI3篇,EI收录论文1篇。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项。修订了流动重力观测标准,获取了中国大陆相对于欧亚板块的最新的2011-2018年地壳运动速度场。

2018年,实验室新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总经费2094余万元。获得2019 年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发表科技论文37 篇,其中SCI 5 篇,新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 项。

2019年,实验室新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总经费254余万元。发表科技论文21 篇,其中SCI 5 篇,新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8 项。

2021年,新获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项、总经费247余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8 篇,其中SCI 4 篇,新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8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7 项。

2022年,获批省级科研项目7项,其中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5万1个),湖北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科技项目1项(40万),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100万(50万自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3(24.2万),总经费124.2(未含50万自筹)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4 篇,其中SCI 3 篇,新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 项。吴云龙研究员申报的《高精度卫星重力数据预处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22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